适用情况
轻度痔疮(Ⅰ-Ⅱ度):仅便血、轻微肿胀或瘙痒,药物可有效控制症状。
辅助治疗:术后或急性发作期(如血栓性外痔)配合药物减轻疼痛、消炎。
常用药物类型
药物类型 | 代表药物 | 作用 | 疗程 |
---|---|---|---|
外用膏/栓 | 马应龙、太宁栓 | 消炎、止痛、止血 | 1~2周(短期使用) |
口服静脉活性药 | 地奥司明、迈之灵 | 改善微循环,减轻肿胀 | 1~2个月 |
缓泻剂 | 乳果糖、聚乙二醇 | 软化粪便,避免排便用力 | 便秘时按需使用 |
局限性
无法消除痔核:药物仅缓解症状,痔疮的血管团或结缔组织增生仍存在。
易复发:若诱因(如便秘、久坐)未解除,停药后症状可能反复。
复发率
保守治疗(仅用药):1年内复发率约30%~50%(与生活习惯强相关)。
手术治疗(如PPH、外剥内扎):5年内复发率5%~10%,但若术后仍久坐、便秘,可能再发。
复发的高危因素
排便习惯差:长期便秘或腹泻、久蹲厕所。
饮食刺激:嗜辣、饮酒、低纤维饮食。
职业因素:司机、办公室久坐人群。
妊娠/肥胖:腹压增高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。
根治性治疗
对Ⅲ-Ⅳ度痔疮,手术(如PPH、套扎术)是更彻底的选择,但需术后配合护理。
长期生活习惯调整
饮食:每日膳食纤维≥25g(如燕麦、芹菜、奇亚籽),饮水1.5~2L。
运动:避免久坐,每日提肛运动(3组×10次/天)。
排便:控制时间≤5分钟,勿憋便。
高危人群预防
孕妇:孕期多吃果蔬,左侧卧位减轻盆腔压力。
办公族: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。
用药可以控制症状,但无法根治,尤其对已形成的痔核。
复发与否取决于自身维护,即使手术后,不良习惯仍会导致新发痔疮。
关键策略:
轻度:药物+严格生活方式调整。
中重度:手术+术后长期预防。
建议:若每年发作≥2次,或出血、脱出影响生活,应咨询肛肠科医生评估手术指征。